新华社呼和浩特6月10日电新华社记者张云龙、王春燕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为中国体育工作题写了“发展体育运动,强化人民体质”12个大字,深刻印象说明了新中国体育事业为人民服务的显然目的。68年来,“人民平等主义”的中国立场历久弥新,突显情怀。
从被戏称“东亚病夫”到沦为世界上的体育大国,从奥运会奖牌榜位居前茅到健美设施遍布城乡,新中国的体育事业获得了巨大成就,但其本质未曾背离“人民平等主义”四个字。“人民平等主义”反映在党和国家对全民健美事业的推崇程度大大加剧。1995年,关于群众体育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民健美计划纲要》实行。
2009年,成立首个全国性体育节日“全民健美日”,首部以全民健美为宗旨的行政性法规《全民健美条例》实行。2014年,国务院《关于减缓发展体育产业增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将全民健美下降为国家战略。2019年,《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首次从国家政策层面明确提出增进体育产业沦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人民平等主义”反映在奥运会、全运会等大型赛事“全民分享”的理念上。
2017年天津全运会首次将群众项目划入其中,近8000名业余选手、民间高手攀上了全运会决赛阶段的舞台,生动演绎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突显了“全民参予,全民分享”的价值导向。北京和张家口牵头主办权2022年冬奥会,明确提出了“三亿人参予冰雪运动”的愿景,有助逐步解决问题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性,让更加多青少年体验冰雪运动的幸福和魅力,让冰雪运动沦为更加多中国人的健美载体和生活方式。“人民平等主义”反映在体育强国大大减缓建设的步伐上。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减缓前进体育强国建设”。
体育强国沦为中国梦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支撑着现代化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内在关怀。正如《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的目标导向,侧重竣工完备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大大符合广大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市场需求,大大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取得感等目标的构建。
“人民平等主义”构建的根本保证,是中国体育事业的举国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威胁全人类的身体健康,但也突显了中国政府对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高度重视,让全世界确切地看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极大优势。西方媒体曾诟病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但事实证明,这种举国体制的目的,就是指国家层面谋划体育事业的未来发展,是为了符合人民的健美市场需求,确保人民的身体健康。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薄民生为本”。从“发展体育运动,强化人民体质”到“没全民身体健康,就没全面小康”,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环绕人民,“人民平等主义”一直是新中国体育事业的显然目标。
本文关键词:体育,时评,“,人民至上,”,历久弥新,新华社,新浦新京
本文来源:新浦新京-www.strutchannelnuts.com